- · 血栓与止血学版面费是多[08/04]
- · 《血栓与止血学》投稿方[08/04]
股动脉采血致大面积皮下血肿!采血后按压止血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、穿剌点确定:距腕横纹一横指(约1-2cm)、距手臂外侧0.5-1cm处,食指单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。 4、消毒:充分暴露穿刺部位,常规局部皮
3、穿剌点确定:距腕横纹一横指(约1-2cm)、距手臂外侧0.5-1cm处,食指单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。
4、消毒:充分暴露穿刺部位,常规局部皮肤消毒两遍,消毒区域以穿刺点为中心,直径>5cm,自然待干。
5、穿剌采血:用已消毒食指再次确认穿刺点,使穿刺点固定于手指下方。另一只手,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,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方向。微移定位食指(不离开皮肤),暴露定位点,与皮肤呈45-90°角缓慢刺入。见血后停止进针,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。
6、按压止血: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或棉签按压5-10min止血。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时间较长,应在穿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,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。
7、标本处理:拔针后第一时间单手完成动脉采血器安全防护操作,将封闭后的利器部分单手弃至锐器盒中;封闭样本,第一时间轻柔完成抗凝动作。
参考文献:
[1]徐群, 吕小平, 求卓利. 施压力值对动脉穿刺后局部创面有效止血的时效影响[J]. 中国伤残医学, 2013(8):397-398.
[2]陆利民, 王锦. 生理学[M]. 复旦大学出版社, 2016.
[3]潘夏蓁. 临床护士日记[M].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0.
来源:医脉通呼吸科、中卫护研院
文章来源:《血栓与止血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xsyzxxgw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0/647.html